- UID
- 9
- 帖子
- 1909
- 牛扒
- 2036 塊
|
1#
發表於 2009-11-11 20:35
| 只看該作者
用汽車音響來聽CD,果然不是電腦上扁平的音效可以比擬。比如「看見什麼吃什麼」背景那錯落有致的鼓點,即興中帶著嚴密的節奏感,實在是非常高超的編曲效果。西洋風的「解high人」連著「看見什麼吃什麼」,眼前是舊金山鬧區的眾生相,格外有意思。
所謂「走出陳奕迅」
「感官/世界」正式發行不到幾天,網路上已經出現為數頗多的「樂評」,姑且不論這些樂評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這至少顯示出林宥嘉這次的作品是受到高度關注的。這不能不歸功於上張專輯「神秘嘉賓」的成功。值得高興的是,絕大多數的樂評都很正面 - 不僅是一般性的稱讚(如「可聽度」、「抓耳」),而是用上了「完整度」、「整體氛圍」、「突破」這樣子具有指標性的字眼。但並不是所有冠上「樂評」字眼的文字,都是有專業水準的評論。比較令我不解的一點是,很多人儘管寫了相當正面的評語,卻常常根植於一個錯誤的認知。例如「林宥嘉跳脫了陳奕迅風格,唱出自己」這種讚美,實在令島主不敢恭維。林宥嘉喜歡陳奕迅是事實,但我真的看不出他唱歌和陳奕迅有哪裡像,更看不出他有刻意在走陳奕迅的路線。
我思考了一下,之所以造成一大部分人有這種印象,有很大的原因應該是因為近十年的台灣歌壇被創作型歌手給壟斷。從王力宏、陶喆到周杰倫,從五月天、伍佰,到方大同、蔡健雅、盧廣仲,都是一手包辦詞曲創作的歌手;由專業詞曲作者創作,再交給歌手演唱的黃金年代的最後一個代表性歌手,大概就是陳奕迅了。林宥嘉在比賽的時候絕少有人說他像陳奕迅,反而出了第一張專輯「神秘嘉賓」後,走到哪都有人說他是「小陳奕迅」,也許這種說法骨子裡代表的是︰林宥嘉正在復興一個快要被弄到絕種的音樂產業模式 - 把詞曲創作權交回給專業詞曲作家,而歌手則用他的聲音進行「二度創作」;若是用這個觀點來看,我想林宥嘉的能力不僅遠超過任何選秀出身的歌手,也絕對是現在台灣歌壇的翹楚。類似的觀點也曾經由名作詞家何啟弘(「吻別」、「失戀陣線聯盟」)在評論「神秘嘉賓」的時候提到。這個模式也正是曾經成功孕育出張信哲、張國榮、張學友、蘇芮、陳淑樺、林憶蓮等大師級歌手的台港歌壇的古典範本。
不是說哪種模式比較好,但創作型歌手真的沒有比較高尚。對很多創作歌手而言,最好的歌通常也都是寫給自己唱的歌,寫給別人唱的歌反而都無法成為真正流傳的代表作。對很多唱片公司來說,向具有高知名度的創作型歌手邀歌,主要是拿來做為宣傳的話題,至於歌手和這樣拿到的詞曲是不是能有共鳴,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地方。很多台灣歌手都向重複的一組人邀歌︰五月天的阿信、蘇打綠的青峰、方大同、盧廣仲、曹格、蔡健雅、黃韻玲…結果是大多數專輯做出來都是一樣模糊不清的面貌。也許這樣說不太禮貌,但是有些創作型歌手也只是用「創作」來做為一種包裝,就像盧廣仲的短褲和蘑菇頭若一直保持下去,也只會變成他個人特殊的形象包法︰沒有不好,但真的也沒有比較清高。音樂的品質、音樂訊息的完整性、音樂之於社會的關懷或在藝術上的突破,這些才應該是拿來衡量一個歌手是否出色的標準。
是公眾人物都需要包裝。包裝本身就是無法避免的,關鍵在於包裝和真人之間的差距有多少。不是貴族硬要裝出貴氣,動不動就要名牌上身撐出天王排場,「木村拓哉和李雲迪的合體」,真的令人作嘔。至於有少數謂樂評,看起來像是把頭埋在糞坑裡在睜眼說瞎話,去年「神秘嘉賓」和今年香港「重返迷宮」發行的時候,這個人都出來鬧過笑話,今年的「感官/世界」他照樣沒有缺席,也還是很盡責地完成了詆毀林宥嘉的工作,對於這個「愛X人」,島主只想提醒他︰「說謊的人,要吞一千根針唷。」
搖滾嘉
「感官/世界」這張專輯最妙的部分,就在最後的三搖滾。雖然有人說小宇的「另一個自己」較弱,不過我認為這首歌必須放在前一首「歇斯底里」和後一首「感同身受」當中一起看,意義才會顯現出來。這一連三首的搖滾,是整張專輯的概念核心。有人說不知道「感官/世界」這張「概念」專輯是在賣哪種概念?我說這概念就是「林宥嘉」和「林宥嘉這個人的所思所想」,這樣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比較有概念一點?回到搖滾組曲,這三首歌呈現出一個很年輕、青春,讓人想到當年「東方快車」合唱團(笑)的林宥嘉。他對這個世界的任性的理解、偏執的觀感、堅持的善念,無處發洩的熱情和精力,純真而非頭腦簡單的心情,剛好讓這三首節奏明快的歌曲來表達。
這讓我想到Mr.Children的「Land in Asia」專輯最後三首︰「Classmate」、「Crossroad」、再到集大成的「Innocent World」,提出了Mr.Children對於這個世界的想像、青春的懷和遠大的志向,整張專輯結束在「Innocent World」昂揚奔放的情緒中,並不會讓人有「?啊?接下來咧?」的錯愕感,而是讓人沉浸在那種奔放的熱情裡面。我覺得這回聽「歇斯底里」、「另一個自己」和「感同身受」也有類似的感動︰在林宥嘉眼前開展的是一個廣大的未來,因此專輯結束在博大精深的「感同身受」上,就音樂訊息的傳遞或音樂製作的思考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正確計算精密的成品。聽完「感同身受」有一種「未完成」的悸動︰並不是專輯到此為止的「意猶未盡」,而是真正成為音樂人的林宥嘉,正要用「感同身受」歌詞裡所傳達的意念,朝著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未來走出去,所以這個開放式的聆聽經驗也正暗示著歌手進一步深化其音樂造詣的決心和承諾。
在林宥嘉和一眾優秀音樂人已經用他們的才華和熱情交出一張如此優秀的作品後,島小O也誠心希望歌壇的某些所謂「樂評」們能脫離表淺的類比套用法,拿出一點讓人看得起的真才實學來。不要不倫不類的比喻,要講出一點道理。至於拿錢辦事的打手們,你們還能丟得起幾次老臉,我倒是有那麼一點兒興趣想要知道哩。
原文載於快樂島:http://blog.yam.com/wallace_orion/article/25135619
謝謝島主同意轉載
[ 本帖最後由 noellethespy 於 2009-11-23 17:2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