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
- 帖子
- 3143
- 牛扒
- 3831 塊
- 來自
- B613星球
|
1#
發表於 2013-2-14 16:18
| 只看該作者
[專業樂評] 20130214 [內地] 騰訊娛樂 林宥嘉《Jazz Channel》:爵士樂的科普
連結
忽如一夜春風來,人人都在唱爵士。從張學友的《私人角落》開始,華語流行歌手出爵士專輯、尤其是用live的方式推出一張Jazz現場,蔚然成風。
當然,Jazz這玩意在華語音樂中一直缺乏群眾基礎。到底什麼才是爵士樂?還有比Kenny G更好聽的爵士樂嗎?為什麼你給我放的這張所謂“爵士專輯”沒有人唱的?這些鼓啊鋼琴啊亂來一氣到底在幹嘛?還有那叫做啥,小號?吹了快兩分鐘了啊累不累啊!其中,最要命的是,爵士樂重要的組成部分——節奏,對於中國的聽眾來說是與生俱來的缺失,我們只會“動詞打詞”和扭秧歌。於是,爵士樂在華語流行音樂中始終處於一種調味品的角色,形式往往大於實質,如蕭敬騰的《A Song For You》,曹格的《Sensation》,張靚穎《傾聽》(嗯,這張其實沒有打爵士牌,但確實用了整個爵士樂團),好壞評判標準便只在個人了。
相較之下,林宥嘉的《Jazz Channel》則是一張非常有種的專輯。你甚至會覺得他太冒進了,這麼多的Jazz Standard,不怕聽眾掉頭走嗎?當然,如果你說《Singing In The Rain》只是一道建立在鋼琴、Double Bass、鼓之Trio基礎上的開胃甜菜(嗯,其實這首歌的提琴間奏solo也很精彩),因《卡薩布蘭卡》而紅遍全球的Frank Sinatra之《As Time Goes By》也只是西洋老歌例牌,Bee Gees《How Deep Is Your Love》更是華語歌手爵士翻唱專輯濫竽充數的填充物,那麼你也實在是太過苛刻無趣了。如林宥嘉在KKBox跟聽眾分享時所云,對於許多聽眾來說,爵士樂是西餐廳裡的紅酒,但爵士不只是懶洋洋的,該專輯中的《Waltz for Koop》才是《Jazz Channel》的靈魂。嗯,是的,《Waltz for Koop》這樣充滿著咆勃樂(Bebop)精氣神歌曲,儘管林宥嘉的人聲在光芒四射的樂手之略顯暗淡,但這有什麼問題呢?Vocal在爵士樂里面,本身就是音色中一種罷了(Jazz Vocal除外),林宥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他的teenage迷弟迷妹們科普這些,實在是功德無量。尤其是考慮到現場的開場熱身曲是Herbie Hancock的《Cantaloupe Island》,可感受到林宥嘉及其團隊的專業,只可惜最終的live CD未能將其收錄在內,頗感遺憾。
《Jazz Channel》之現場的伴奏樂團來自爵士樂黃埔軍校——伯克利音樂學院,包括林宥嘉“神遊”巡演的樂團主心骨程傑,也是伯克利畢業的高材生;還有一部分樂手來自另外一家具有國際性聲譽的比利時皇家音樂院。強大的技術後援保證了該專輯的品質。可這畢竟還是一張Jazz Vocal的作品,考量其好壞還是在林宥嘉的演唱上。可以說,林宥嘉不愧為新生代中最會唱歌的男歌手之一,你聽他唱的《Yesterday's news》,這首來自玉置浩二《行かないで》、張學友《李香蘭》的名作之英文版,他的演唱方式,不比之前你在《我是歌手》裡頭聽到的沙寶亮要更為形神兼備?作為Radiohead的歌迷,林宥嘉在專輯中翻唱了《No Surprises》,這或許是收音機司令自《Creep》最被廣泛傳唱的金曲,收錄於不朽經典《OK Computer》。雖說用爵士翻玩搖滾樂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就論Radiohead,也有Brad Mehldau翻玩的《Paranoid Android》《Knives Out》等,均讓人大呼過癮。可林宥嘉的《No Surprises》依然讓我驚嘆。先是用標準三重奏烘托出歌曲的架構和氛圍,鋼琴把原曲標誌性的前奏給勾勒了出來,雖然林宥嘉的演唱有好幾處游離於樂團之外,但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唱出對這首歌的理解,和多年前他在《超級星光大道》上唱《Creep》相比,著實非複吳下阿蒙。而這7分半的長度,鋼琴、加上了弱音器的小號與林宥嘉的人聲接力solo,也實在讓人大呼過癮。
總的來說,這是一張非常有勇氣的專輯,這裡頭的精彩等待你自個兒來挖掘。華語流行樂壇需要更多的林宥嘉。對了,我還很喜歡台灣的畫家許尹齡繪製的封面,藝術和流行音樂的跨界最有愛了。 |
|